其他

投资策略 | 行为金融投资的中国实践

2016-08-29 新浪财经,夏春 财经智识

领读

黄明教授觉得金融学界发表论文时间太过漫长(即使最好的经济学家,发表一篇文章平均也要3-5年的时间,这还没算写的时间。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复旦教授,和一位潜在的诺贝尔奖得主合作的一篇文章,从开始写到发表用了13年时间),而每个人的时间宝贵,与其和审稿人玩文字游戏,不如学以致用。下面这张图显示了睿策投资的业绩。




我们走访了北京睿策投资,与董事长黄明进行了深入沟通。睿策投资成立于2011年1月,董事长黄明系学者出身,曾为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目前同时任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其上千学生多为上市公司高管。黄明在行为金融学、金融衍生产品、中国上市公司研究、构建量化投资体系方面有极深的造诣,并将理论落地,用于价值分析及量化模型搭建,指导实践投资。其关于非理性金融行为、上市公司研究等研究成果曾被证监会、国资委等部门参考。

  

旗下投研团队共6人,多为具备海外背景的投研人才,在价值发掘、投资管理、量化模型、热点追踪、企业管理等方面具备专业优势。2011年发行首只阳光私募基金,目前公司管理规模4亿。

  

在阳光私募基金投资运作方面,睿策投资将风险控制放在投资的首位,自2012年8月起,力求基金的最大回撤不超过5%,将旗下基金鲜明的烙下“稳健”的标签。

  

以行为金融学理论框架指导投资

  

在投资策略的构建上,睿策投资不偏好单一的趋势策略、选股策略或量化策略,而是利用行为金融学理论作为基础,将这几种策略并行,旨在构建对市场适应性更强、无短板的投资策略组合。

  

睿策投资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构成以及每类投资者的行为习惯及行为特征做了深入而详细的分析。以此作为基础,再结合宏观研判和精选个股进行投资。在选择个股时,除了分析股票的基本面,还会深入分析该股票的投资者构成,根据不同的投资者结构采取不同的打法。

  


具体而言,在宏观趋势判断上,一方面通过对宏观政策、经济状况等基本面的深入研究,判断大盘走势及行业趋势,进而决策投资的整体仓位及行业配置方向;另一方面,发挥公司团队卓越的数理功底,开发量化模型,预测大盘走势,进而为短期操作提供参考。

  

在价值选股方面,注重政策对行业与企业业绩的影响,通过与上市公司的深度沟通,从公司运营、管理人品质、经营思路等多方面进行评价。由于黄明在企业高管界颇受尊重,在调研上市公司核心管理人时更为顺畅。

    


注重研究游资风格

  

睿策投资不放弃热点投资,设置具备媒体背景、有较高新闻触觉的专职人员进行热点追踪,黄明充分考虑中国本土国情,如对资本市场各参与方(如游资)的行为心理及行为模式研究,构建成独特的量化模型,用于股票筛选,布局可能受追 50 21647 50 10909 0 0 2409 0 0:00:08 0:00:04 0:00:04 2409的热门股。


说起游资的力量,在中国打涨停板可以把一个股票翻到3倍,在美国绝对发生不了,香港也不会发生,这是绝对的中 国特色。因为在香港和美国,再融资是董事会决策的,如果一个股票在美国市场被打翻了3倍,那么,当天晚上就要开会,第二天十亿股便被拍出去。这种特色使得国内投资者面临很多的挑战。黄明曾与游资机构深度沟通,研究其投资逻辑与行为方式,并形成系统性结论,应用于量化模型搭建及投资实践中。




 

总体而言,睿策投资的投资手法相对灵活,趋势择时与价值选股两手硬,长期投资与短期波段兼顾,基本面分析与量化手段相辅相成。

  

以5%回撤收获15-20%年化收益

  

据黄明教授介绍,睿策投资的风险控制标准经历过两个历史时期。在公司成立初期,投资运作更偏向于价值投资,对风险的容忍度相对较高,净值的最大回撤曾达到20%。经历1年多的运作,黄明深刻的理解到,在A股市场,要想取得长期绝对收益,必须要有良好的风控,在熊市中能够保存资金实力。进而在2012年8月睿策2期运作伊始,睿策投资开始转变风控原则,力求将最大回撤控制在5%以内。

  

黄明偏好用年化收益/历史最大回撤(下称“风险收益比率”)来衡量基金的投资价值,若该指标大于等于1,则表示在一年的投资周期内,投资者不存在亏损的情 况。例如,基金的最大回撤是10%,年化收益是10%,那么投资者赔钱的概率就很小。而睿策投资的风险收益比率目标是大于3,即,在最大回撤5%的前提 下,实现每年15-20%的绝对收益,以时间复利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经过近2年的运作,该风险管理机制较为有效。2012年8月以来,睿策旗下基金的回撤幅度都控制在5%以内。尤其是A股在2013年6月的大跌及12月的一路阴跌的行情下,睿策旗下基金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风控水平及优异的抗跌性。

  

关于教授做投资的解读

  

教授出身转投私募投资领域,在国内还比较少见,但在美国早已屡见不鲜。黄明认为,看一个学术领域对实战有没有影响力,很简单,就看这个学术领域教授是不是去做实战了。金融学很多都是迂腐的没有实战价值的东西,但有两大领域曾经得到实战派的追捧,一是利用深厚的数学建模基础做的衍生产品理论,再有就是行为金融学,将参与者的非理性行为研究清,直接转化为投资价值。

  

黄明举例,在美国,跟他非常熟的3个教授做一个基金,可以管理600多亿美元,比华夏基金都要大,而在中国,这种非理性土壤更肥厚。“当你有2万亿资产的时候你是无法去传统炒股的,所以我也是在他们的鼓舞之下,进入资管行业。”

  

后记

黄明说的三个教授管理600多亿美元的基金,很可能说的是1994年成立的LSV资产管理公司,这三个字母代表的Josef Lakonishok, Andrei Shleifer和Robert Vishny是三位著名的行为经济金融学家。特别是Shleifer是公认的整个经济学界最具创造力的学者,其成就足够获得两三次诺贝尔奖了。现在LSV已经管理超过880亿美元的资产。




其他由学者组成的著名基金还有我多次提过的AQR(这三个字母是“应用量化研究”的意思),由Clifford Assness和他的两位芝加哥大学金融学博士同学在1998年创建,以“趋势和价值”策略闻名业界,目前管理超过1592亿美元的资产,参看 量化投资趣谈: 量化巴菲特(上) 量化投资趣谈2: 量化巴菲特(下)




行为经济学创始人之一Richard Thaler(在电影《大空头》里客串了一把,解释在赌场上,赌客们都高估了赢钱的小概率事件,同时又低估了输钱的大概率事件,而在市场上,大家低估了房地产泡沫破灭的风险,高估了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能力,最后结果就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破坏程度巨大)和另外一位教授Russel Fuller于1993年成立了一家主打行为投资的资产管理公司,目前管理资本为65亿美元。



 

请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 财经智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